医疗器械创新网

logo

距离创新创业大赛报名结束
48
16
37

会员登录

用户登录 评委登录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依据工信部新规要求,运营商部署做出调整,现部分用户无法获取短信验证码(移动运营商为主)。如遇收不到短信验证码情况,请更换其他手机号(联通、电信)尝试
一周内自动登录 建议在公共电脑上取消此选项
手机验证码登录 还未账号?立即注册

会员注册

*依据工信部新规要求,运营商部署做出调整,现部分用户无法获取短信验证码(移动运营商为主)。如遇收不到短信验证码情况,请更换其他手机号(联通、电信)尝试
已有账号?
医疗器械创新网
医疗器械创新网

暴跌57%后反弹:MR价格战烧到200万,国产巨头跟不跟?

日期:2025-05-27
浏览量:2599
在医疗新基建向纵深推进、“健康中国” 战略加速落地的宏观背景下,MR(磁共振成像)设备作为支撑精准诊疗的核心医学影像装备,其市场动态不仅折射出医疗体系升级的迫切需求,更成为检验国产高端医疗设备自主化进程的试金石。

随着“以旧换新” 政策对存量设备更新的撬动、三级医院对超高端影像技术的渴求,以及县域医疗能力提升带来的基层市场扩容,中国 MR 设备市场在政策周期与技术周期的交织中,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调整。

2023-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MR设备市场规模呈现显著波动:2023Q1销额达59.80亿元,2024Q1骤降至25.58亿元,2025Q1小幅回升至26.90亿元。


这一波动与医疗设备“以旧换新”政策落地节奏密切相关——2024年政策细则延迟至7月发布,导致上半年招采活动进展缓慢,市场需求被压制。2025年政策效应逐步释放,叠加国产3.0T设备技术成熟,市场呈现温和复苏迹象。




高端设备主导,低端市场国产化提速




2025年一季度,3.0T及以上高端设备以70.78%的销额占比占据绝对优势,销量占比达60.69%,而3.0T以下设备销额占比仅为10.78%。高端设备的主导地位源于医疗机构对精准诊断需求的提升,以及国产厂商(如联影医疗uMR Jupiter)在3.0T领域的突破。
统计口径:此处销额指公开中标金额,不含未披露部分(下同)

低端市场则呈现快速国产化特征:3.0T以下设备国产化率从2023Q1的20.66%跃升至2025Q1的44.64%。联影、东软医疗等品牌通过高性价比策略抢占基层市场,同时政策端推动县级医院设备更新,进一步加速低端设备的国产渗透。




集采政策利好,国产逐步打破进口垄断





251季度联影医疗以24.31%的MR市占率位居国内第二,与西门子(13.99%)GE(24.80%)形成三足鼎立之势,GPS(GE、飞利浦、西门子)合计市占率降至63.1%,垄断格局被逐步打破。


中位价:指中位数价格,将产品价格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价格以衡量产品价格水平的代表值,在分组数据中具有更强的适用性(下同)


国产厂商的崛起得益于两大因素:

技术突破:联影医疗实现MR核心部件100%自主研发,并推出5.0T超高端设备,与GPS形成直接竞争;

政策红利:国家集采优先支持国产设备,如万东医疗1.5T MR以200万元低价中标,倒逼进口品牌降价。




头部品牌垄断,西门子领跑金额占比





2025年第一季度,MR设备市场呈现高度集中化特征,市场份额TOP5品牌为西门子、联影、GE、飞利浦和东软医疗


主流品牌型号包括,GESIGNA Architect AIR、SIGNA Hero XT;东软医疗NeuMR Universal;联影uMR 880、uMR Jupiter、uMR NX以及西门子的MAGNETOM Vida等。


主要采购人

主要采购单位及对应中标品牌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GE西门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GE、联影)等。


主要供应商

主要供应商及对应中标品牌包括:重庆一采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GE),江西省德伦贸易有限公司(东软医疗),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影)等。

注:本文所指供应商指招采项目中的中标单位




东西部需求分化,品牌策略因地制宜





区域市场呈现显著差异:

  • 东部沿海地区(如浙江):偏好高性价比国产设备,东软医疗在浙江省以31.85%的市占率领先;
  • 中西部地区(如贵州、甘肃):依赖进口高端设备,西门子在贵州省占比43.83%,GE在甘肃省占比31.35%,反映区域医疗中心对进口技术信任度较高;
  • 东北与华中地区(辽宁、湖南):联影凭借本土化服务优势占据主导,市占率超40%。

这种分化与区域医疗资源分布、财政预算及政策导向密切相关。例如,东部民营医院占比高,更注重成本控制;中西部三甲医院集中,倾向于采购进口设备以满足复杂诊疗需求。



价格战升级与国际化突围





价格战加剧:2025年万东医疗1.5T MR中标价降至200万元,较2024年下降50%,引发行业“价格战”担忧。联影医疗通过坚守高端市场(5.0T设备)避免直接竞争,但其CT业务已受价格战冲击(2024年收入下滑25%)


国际化布局:国产厂商加速海外扩张,联影医疗2024年境外收入22.2亿元(同比增长30%),计划在东南亚、拉美建立生产基地以规避关税风险。健信超导则通过GE医疗入股(持股3.1%)拓展全球供应链,但估值高企(PE 62倍)与业绩疲软(2024年营收下滑20.4%)的矛盾凸显


政策不确定性:医疗设备集采常态化背景下,企业需平衡降价压力与研发投入。


展望未来,中国MR 设备市场将在技术迭代与政策驱动下加速结构性变革。国产厂商需持续加码超高端领域,以联影 5.0T 为起点突破国际技术壁垒,同时通过 “高端替代 + 基层渗透” 双轨策略巩固市场份额。


政策层面,医疗新基建与“一带一路” 医疗合作将为国产设备出海开辟新空间,东南亚、中东等地区或成下一轮增长极。


随着区域市场策略精细化与全球化合规体系完善,中国MR 设备有望在 2030 年前构建 “技术差异化 - 市场分层化 - 品牌国际化” 的立体竞争优势,逐步从本土替代走向全球引领。








▲文章来源:医疗器械创新网网
文章数据来源:高端医械院数据中心
▲转载请标注以上来源

声明:本文仅作信息传递之目的,仅供参考。本文不对投资及治疗构成任何建议,请谨慎甄别。如涉及医疗器械创新网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为保障双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如有平台转载本篇文章,须自行对该篇文章负责,医疗器械创新网网不对转载引起的二次传播负责。

往/期/回/顾


,新总裁“五一”到任!








返回列表
医疗器械创新网网 医疗器械创新网网 医疗器械创新网网 医疗器械创新网网 医疗器械创新网网